疼痛,作为抑郁症的常见症状之一,应引起大家高度关注。
很多人对抑郁症的了解不深,认为只是不高兴而已,并不是病。
但其实对于抑郁症的症状表现,在大多数患者或者说是潜在患者群体中,最先体现出来的其实并非是心理症状,往往是躯体症状。
1
抑郁症常见的躯体症状有哪些
比如说有的人肩
对于服用抗抑郁药物地治疗,很多人不太了解,也不懂,所以造成服药随意,导致很多本可以避免的败局发生……如果,你懂得科学服药的管理,或许不会导致复发、又或者不会一直处在久治不愈的状态中,反反复复,何时了的苦难状态中。
如果你懂得,稍稍了解一些,那么你不会那么苦!
根据《中国抑郁防治指南》强调的“足量、足疗程”两个原则,我们就可以知道,这是考虑到抑郁症状若不彻底制服,就很容易再次复发。
对于抗抑郁药物的治疗疗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急性期
第二阶段巩固期(足量、足疗程)
第三阶段维持期
同时按要求及时去复诊。
对于起初开始的急性期的药物治疗,建议要能够控制症状,达到缓解症状,建议服药4到6周,具体需要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不超过2个月,即8周后,药物没有一点效果,则应建议考虑换药。
每一种抗抑郁症药物,其功效因人而异,对你或许有效,但是对于另外一个人,却没有效了。这是因为药物的分子结构与功效,进入大脑里,最后是要刺激大脑里的血脑屏障,通过这个障碍,才可以去调剂刺激大脑里的神经递质的分泌与抑制、协调。
即便进入了,有些药物依旧对你无效,这也就解释了药物因人而异的结果。
大脑结构复杂,神经递质高深莫测,故也需要抗抑郁的药物长期去刺激,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抗抑郁药物要长时间的足量足疗程服用的科学服用原理。
服药的巩固治疗期,从症状缓解开始算起,一般建议巩固持续治疗9个月到12个月。
这个时期需要加量,具体根据医生建议加量服用,以得到巩固。
巩固期后,才是最后的减药期——停药。
当然,药物治疗抑郁症只是一个方面,因为光靠药物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更多时候,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对自己采取一些自救措施,比如:阅读,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改造认知、体育锻炼、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多与人沟通、懂得为自己营造一个舒适轻松的环境等等之方法,而这一切疗愈的知识,都将在《走出心魔》书籍里为你诠释了所有,你只需要用心去品读它,并带着书中的理念去行走,那么你就一定会找到一个真实且属于你自己的自己。
背部疼痛,以为是颈椎病,针灸按摩,治疗效果不好。
有的人关节或四肢疼痛严重,检查显示可能仅仅是轻度关节炎。这时,一些患者就诊于心理科,经过检查之后显示,这些疼痛有很多都是抑郁症造成的。
2
哪些疼痛是抑郁比较常见的症状
头痛是比较常见的,抑郁引起的疼痛一般为胀痛。
还有的患者会表现为腹痛,以及胃肠不舒服,我们见过有的抑郁症患者就是单纯的表现为呕吐,恶心,检查可能就是一个浅表性胃炎。
还有很多不典型的奇怪的症状,比如说有的人会感觉肋骨胀痛。有的人会体验到腹部有“串气”的感觉。还有病人会表达自己承受着一种无法言说的浑身不舒服,像有虫子在拱。
还有些人会体验到四肢的过电及麻木感,等等。
3
由抑郁产生的疼痛有何特点
首先,因抑郁出现的疼痛,大部分是涉及多部位的症状的。
其次,这些身体不适的基础上常常会伴随着身体的疲劳,主动性减退。
第三,一般抑郁引起的不舒服,都会在运动以后或者转移注意力以后减轻。可能你干点活,或者跟朋友聊聊天就会有所减轻,且疼痛的程度会随着病人的心情变化而变化。
如果你身边的人表现为躯体疼痛却又查不出病因,或是治疗效果不佳,应考虑到寻求心理专家进行咨询、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