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24岁,曾是一名小老板,乍一看,行为举止没啥异常,反而一眼看上去,颇有些精明干练。
她,30岁,肤白貌美,长发披肩,打扮入时,外表看起来像是二十四五岁,也和正常人无异。
他和她,有着很多的相似。两人都是中途辍学,都是来到青岛打工,都是受过感情的伤,都有着不可自控的“爱好”--他爱喝酒,喝上酒以后“爱吹牛”等(父母语);她无人时喜欢一个人唱歌,并且自言自语(父母语)。
大好韶华的他们,本应在社会上打拼,成家立业,而如今,他们有着相同的境遇:精神科的患者。

他
大学校门近在咫尺,却成了“逃兵”……
长长的走廊,只有两个蜷缩的身影:妻子坐在椅子上,手托着腮,直愣愣地瞅着地面;丈夫则直接蹲在地上,长吁短叹。
两人都是40来岁的模样,丈夫脸色黝黑,像是饱受风吹日晒。里面正坐在会诊专家们面前的24岁的儿子,五官和他很像,但是脸色比他要白很多。
“他本来能考个很好的大学,但在高三的时候,和人打架,不上学了。”男子带着一些南方的口音,说出了儿子的往事。
当年,儿子小李(化名)在老家的一所重点高中读书,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家人也对他寄予了厚望。到高三的时候,他结交了一些有不良习气的哥们,学会了抽烟,并经常与同学打架,无心向学,学校给了他一个处分,一气之下,他就辍了学。
初次踏上社会,他来到了青岛打工。开始时在建筑工地干过活,后来又跟人学着干装修,揽了不少活,生活渐渐好了起来。
通过父亲的描述,以及小李的自述,在这个时候,一个关键的节点出现了,他谈了一个对象,
自己用情很深,结果时间不长,女朋友提出了分手,小李感情受到了刺激。
此后,加上工作的压力,小李突然喜欢上了喝啤酒,而且酒量越来越大,一开始每次喝三四瓶,后来每次能喝十多瓶,喝完之后,就吹牛,说大话,并且行为异常。有时早晨起来也猛喝一通,行为失控。
后来,小李的表现越来越无法自控,在不喝酒时,也会有些古怪的行为。工作完全失去了动力,变得有些自暴自弃。
在青岛安宁心理医院,面对来自湖南省脑科医院特邀专家邬志美教授等一众专家,小李敞开了心扉,说出了自己曾经因为失恋受过精神创伤,又因工作不顺导致一些精神问题的产生。
专家会诊
就小李嗜酒这一行为来说,属于一种物质滥用,这一类的最典型的是烟、酒、毒品等。小李的这种行为,很可能是因为像其自述的,成长经历中遇到拐点,如失恋,走不出这个阴影,导致言行举止出现异常。比较好的一点是,他知道自己的病情,就是容易失控。
专家们认为,小李患的是一种双相障碍。双相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因未明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其发病过程,目前强调遗传与环境或应激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种交互作用的出现时点在双相障碍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临床表现按照发作特点可以分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

她
走到哪里都被叫美女,却抑郁了……
走在大街上,小刘(化名)属于那种高回头率的女子。
白皙的皮肤,大大的眼睛,长发披到肩头,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以至于大家都很难将她与精神病人联系起来。
她也从没想过会这样。由于家庭条件一般,自己的学习成绩也一般,16岁那一年,她初中辍学回家了,进入了一家企业打工。一直干了七八年,后来因为想换个环境,又换了一个城市打工。
由于长期的低头工作,她得了颈椎病,引发头痛,导致睡眠也不好,经常烦躁不已,回到家中休养了几年,因为出现精神问题,于是家人将其送到青岛安宁心理医院求医。
据家人描述,小刘经常在家里自言自语,时常哭笑无常,有时也一个人唱歌。
“这是我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我认为我没什么问题,有时与自己对话而已。”小刘向专家说道,忘了从什么时间开始,自己喜欢这样表达,感觉记忆力不太好了。
面对这种情感变化,小刘也吐露了心声,“感情受过伤,以前喜欢过一个男孩子,后来分手了,一时接受不了。”而专家问其哪一年,交往多久等问题时,小刘又陷入了思索,想了一会儿,表示“忘了,记忆力不好。”
但是,对于自己的精神问题,小刘不予认可,说自己“没病”,只是有时喜欢哭一阵,或者笑一会儿。对于回家,她表现出急切的渴望,“大夫,我没病,我可以回家了吗……”
专家会诊
小刘有着神经衰弱、情感障碍、抑郁等问题,但她对自己的病情并不认可,会给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
其实,如果她能像小李一样,认识到自己的病情,积极配合,反而更有利于治疗。小刘的心理或许对精神疾病有着一种偏见,认为“丢人”“不光彩”等,其实,在现在的社会,精神疾病并不少见,这也说明社会对这一疾病有所偏见。
有调查显示,社会中约有17.6%的人患有精神疾病,而精神疾病又包括几百种,或轻或重,有的需要自我控制调理,有的需要积极就医,寻求药物治疗……
后记
“人类对精神疾病的认识是与文明的萌芽同时开始的,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尤其是近三十年来,随着精神药物治疗和流行病学调查的突飞猛进,学术界一致公认的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已经正式确立。”在《强迫障碍》一书中,这样写道。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青年人进入企业打工已经越来越普遍。打工生活成为现代青年人的重要人生经历,有的人从农村来到城市,有的人从小城市来到大城市,他们远离父母、远离家乡,怀揣着梦想、带着家人的期盼走进城市、走进工厂、走进企业,为社会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添砖加瓦,也为个人的理想和生计而努力奋斗。工作、交往、恋爱、婚姻这些人生主旋律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一系列的生活事件为我们平淡的人生增加了无数色彩。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精神疾病”这个似乎离我们很遥远的词汇也悄然来到了我们身边。
曾经一名精神疾病患者,在康复后根据亲身经验总结出,导致精神疾病的原因有失恋、长期出差、单相思、生闷气、大脑受刺激(例如突发事件、超出本人想象的事件、惊吓)、过度专注某一事物(例如工作太敬业、太认真)、用脑过度、朋友少、孤独、长期被人欺负、吃哑巴亏、被人骗、遭受重大损失、遭遇重大变故、丧失某种能力、缺乏异性安慰(长期单身者)、精神压抑、无处宣泄等等。
以下为一些抑郁情绪或抑郁症的表现,以便读者自测,如果疑似患病,应及时到医院精神科检查、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祝 您 健 康
美国心理治疗专家、宾夕法尼亚大学的David D.Burns博士设计出的一套抑郁症自我诊断表“ 伯恩斯忧郁症清单(BDC)”.这个自我诊断表可帮助你快速诊断出你是否有抑郁症。
请在符合你情绪的项上打分:
没有0 分;轻度1 分;中度2 分;严重3 分。
1、悲伤:你是否一直感觉到伤心或者悲哀?
2、泄气:你是否感觉到前景很渺茫?
3、缺乏自尊:你是否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或是一个失败者?
4、自卑:你是否觉得力不从心或自叹比不上别人?
5、内疚:你是否对任何事情都自责?
6、犹豫:你是否在做决定时犹豫不决?
7、焦躁不安:这段时间你是否一直处于愤怒和不满的状态?
8、对生活丧失兴趣:你对事业、家庭、爱好或朋友是否已经丧失了兴趣?
9、丧失动机:你是否感觉到一蹶不振,做事情毫无动力?
10、自我印象可怜:你是否认为自己已经衰老或者失去了魅力?
11、食欲变化:你是否感到食欲不振?或情不自禁的暴饮暴食?
12、睡眠变化:你是否患有失眠症?或整天感觉到体力不支、昏昏欲睡?
13、丧失性欲:你是否丧失了对性爱的兴趣?
14、臆想症:你是否经常胡思乱想担心自己的健康?
15、自杀冲动:你是否认为生存没有价值,或生不如死?
结果:
0-4 分 没有抑郁症。
5-10 分 偶尔有抑郁的情绪,注意自我调节。
11-20 分 有轻度抑郁症,需及时进行心理及药物治疗。
21-30 分 有中度抑郁症,需及时进行心理及药物治疗。
31-45 分 有严重抑郁症,需要立即进行精神及药物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
抑郁症目前诊断还是以临床诊断为主,因此,确诊为抑郁症需要两位精神科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者均一致诊断为抑郁症才能确诊。《 抑郁症自测表 》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标准,不能仅仅凭借自测表得分就给自己贴标签。诊断最终还是应该由精神科医生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