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儿要进来的这名患者,
只有14岁,
她是因为不爱吃饭,
身体太瘦,
家长带过来看看……
7月6日下午,青岛安宁心理医院特邀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张卫华主任,前来进行会诊、授课、查房以及学术交流。
在会诊前,接诊医生简单介绍了一下即将进来的患者的情况。尽管大家在脑海中对这名女孩的”瘦“有了一个初步的想象,但当她走进来时,大家还是有些吃惊——
14岁的她,轻飘飘地走了进来,个头大约1.5米,留着披肩头发,完全可以用”骨瘦如柴“来形容。
她穿着短袖,胳膊很像两根细细的木柴;腮部凹陷,显得嘴有些凸。由于脸部肌肉太少,眼睛也显得有些凸,眼睛无神地看着四周……
根据女孩自己和陪同的母亲的叙述,医生们初步了解了她如此瘦弱的原因:
女孩正处于青春期。
从去年暑假开始,本来不算胖的她,对自己产生了过高的期望,希望可以变得更瘦、更美。于是,饭量也开始一点点减少,最后慢慢有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出现,经常吃饭之后,会呕吐出来,从而变得不爱吃饭。
神经性厌食症
对此,张卫华主任表示,女孩应该患有神经性厌食症。这种病症不很少见,而且是一种很可怕的病,是精神类疾病中少数几种”要命“的病,因为长此以往,人的身体会受不了,导致营养缺乏,脏器受损,渐渐失去功能……
”而且医治起来比较困难,“张卫华主任说,只有用药来改善、稳定情绪,让患者减少偏执的想法,思想上得以疏导,变得接受饮食,慢慢改善呕吐等症状,才可以慢慢治愈。
”患有这种病症的很多是一些青春期的孩子,“张卫华主任说,很多患者并不胖,但他们有着独特的心理活动,思想陷入极端状态甚至有一些扭曲,因为便对”变瘦“有着一种执拗的追求。
比如,曾有一个孩子考试失利,在成绩方面落后了一些,便想在其他方面超过别人,便想到了”减肥“,用一种别人达不到的瘦,来显示比别人强。
还有一些患者,因为厌食会进而导致一些其他的精神问题。所以家长们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一定要格外关注思想变化,一旦发现节食减肥的苗头,一定要及时疏导,使得他们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否则,一旦发展成神经性厌食,治疗会变得很棘手。
神经性厌食
是一种多见于青少年女性的进食行为异常,特征为故意限制饮食,使体重降至明显低于正常的标准,为此采取过度运动、引吐、导泻等方法以减轻体重。
常有过分担心发胖,甚至已经明显消瘦仍自认为太胖,即使医生进行解释也无效。部分病人可以用胃涨不适,食欲下降等理由,来解释其限制饮食。常有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紊乱,女性可出现闭经,男性可有性功能减退,青春期前的病人性器官呈幼稚型。有的病人可有间歇发作的暴饮暴食。
2、两次追尾,精神有些恍惚
20岁出头的他,面对众多专家,试图寻找自己产生精神问题的最初原因:
前几年,在济南工作时,他有过一次轻微的汽车追尾,但没有受什么伤,只是对开车产生了一点儿恐惧。
后来,有一次他在乘坐舅舅的车时,在车上睡着了,舅舅的车与前车发生了追尾,他受到了惊吓,感觉自此以后,有了一种异样的心理体验:走路似乎总感觉有人在跟踪自己,不时地还会觉得胳膊上有苍蝇在爬过。
他总想找出真相,为什么有人要跟踪自己。但却无从下手,总是难以找出”跟踪者“。
后来在出租屋里,隔壁的一个男人总是爱玩手机游泳,晚上的噪音很大,吵得自己睡不好觉,他便上网买了一把刀,揣在兜里……
”我不想作案报复,只是放在兜里故意让对方看出来,可以震慑一下他们,让他们别光玩游戏……“在谈起当时的动机时,他说得很肯定。
2017年底,父亲发现他精神有些异常,便把他送到了医院……
3、总感觉李易锋(音)在叫我……
在病房里查房时,一名24岁的女孩在母亲的陪同下,讲述了自己患病的情况。
她说,自己是2014年从卫校毕业的,从事过药学工作,上过两年班,之后出现了精神问题,便开始踏上了治疗之路。
”总感觉李易锋(音)在叫我,像叫魂似的……“当专家问这种情况持续多长时间了,她说,很早前就有。
综合分析种种情况,张卫华主任表示,这种情况偏于情感障碍,在用药等方面和安宁心理医院的专家们进行了探讨。
手记
会诊中,一名患者急切的央求专家,”我想出院,放我出去吧……“
张卫华主任耐心、真切的表示:困住你的不是医院,不是医护人员,而是疾病,等治疗好了,家人一定会过来接你回去的。你现在坚强一些,我们一块儿战胜疾病,好不好?
这不由再次令记者想起《人间世》纪录片里的”笼中鸟“那一集,每一名病人都像是困在笼中的鸟儿,都渴望重新飞向蓝天,找回自由,但疾病束缚了他们,而医院正是帮他们找回自由,重新获得飞翔的能力。
每一名病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有的是因为酗酒引起,有的是因为受伤引起,还有的是因为性格问题等等。
”心病还须心药医“,面对每一名病人急切的眼神,每一名医护人员都在尽最大的努力呵护着他们,帮助他们早一天飞向蓝天。
更多的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教授也在陆续走进青岛安宁心理医院,为他们的重新起飞奋力托举……
青岛安宁心理医院常态化邀请北京、上海、湖南等地的名院名医来院交流会诊,所有受邀专家均为国内外精神卫生专业的学科带头人或领军人物,旨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专家资源,让岛城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全国各地知名专家的亲诊,省时、省力,更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