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安宁,像是回家……”王祖承教授再次来到安宁会诊交流!
一个关切的眼神
足以让患者瞬间产生信任感;
一句温暖的问询
会打开一颗“戒备森严”的心灵;
弯身倾听的姿势
是他谦逊亲和性格的自然流露……
王祖承教授
精神医学的泰斗级人物
是一位高山仰止的学者
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理论造诣
但同时
他又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
他数次来青岛安宁心理医院会诊
给众多患者带来了福音……
10月12日,王祖承教授再次莅临青岛安宁心理医院指导会诊,针对各种精神科疑难杂症进行会诊、交流、探讨,共享精神医学领域的学术成果。
对于王祖承教授来说,数不清多少次来安宁心理医院会诊交流了。王祖承教授不仅给院内的疑难病患者带去了专业、规范、有效的治疗,还多次在院内开展学术交流会议和专题讲座,甚至为青岛安宁医院图书馆成立进行了揭牌,并捐赠了自己珍贵的藏书。
王祖承教授于安宁来说,像是一个亲切的朋友。与其说他是应邀前来,不如说是回家。
而对于这里的每一名患者,他都充满了家人般的关爱……
01“才17岁啊,正是好年华……”
小A今年只有17岁,在青岛安宁心理医院患者里面,也是“数一数二”的年轻。
当小A走进会诊室,王祖承教授立即露出了惋惜、疼爱的神情。会诊过程中,王教授的语言也轻柔了许多,像是一位慈祥的祖父。会诊后,王教授说,这是孙辈的年龄,小小年纪就患上疾病,真是令人怜惜。
小A主要是智力发育迟缓,情绪不稳定,行为冲动混乱。来安宁心理医院一个月的治疗时间,智力恢复为中度,情况得到极大的改善。针对行为冲动混乱这一方面,医院的安主任就用药问题和王祖承教授进行了商讨。
王教授肯定了医院的照护态度和治疗方案,接着诊治为精神发育迟滞、癫痫性的精神障碍,指导大家要注意情绪引导。
“这个年纪正是青春好年华,我们必须全力治好她。”王教授表示,相信在安宁医院,她会有光明的未来。
02”放松心态,继续疗养“
“你比我还小一些,放松心态,继续好好疗养,早日早日康复,回家享受天伦之乐……”在病房内,王教授轻松的话语,使得患者的精神也很快放松下来。
这位患者今年68岁,以前得过甲亢,总怀疑邻居迫害自己,为此搬家也没有解决问题,因此导致头疼、失眠、烦闷、情绪不稳定。住院一周以后,谨遵医嘱,按时合理用药,睡眠状况得到明显好转。
王教授叮嘱患者要放松心态,继续疗养。
王教授叮嘱医务人员,这属于妄想性精神分裂症,大家要注意和病人的沟通,现在的治疗效果很好,要继续保持。同时,王教授还大力赞扬了我院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法。
03“更加细心地照顾病人起居……”
在病房内,还有一位65岁的患者,是一名老病号了。患者有25年的病史,40岁开始患病,期间反反复复,曾遭受过车祸,有过大小便失禁的情况,精神方面不时间歇性躁狂发作,还有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另外,还总是疑神疑鬼,感觉别人要迫害自己。最近病情加重,日渐消瘦,家人把她带到了安宁心理医院。
在交流过程中,王教授深入了解到她的病症,诊断为慢性精神分裂症。
就护理与用药问题,王教授与医护人员进行了详细的交流,他叮嘱大家,患者因为大小便失禁而患有痤疮,“一定要照顾好病人的起居,把护理工作做好。”
医院的医护人员表示,大家都非常精心地护理病人,近期,不少家属在来院参观后,看到亲人受到这么好的护理,给医院送来了锦旗。
听到这些,王教授高兴地说,锦旗是患者对我们的褒奖,这是无上的荣誉,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争取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更优良的医疗服务。
当天下午,会诊交流结束后,王教授赶回了上海。临行前和大家约定,很快还会再“回家”……
“斗士”王祖承教授
“我曾得了三次重病。患病期间,我也焦虑消极过,曾经想到如果就这么去世了,北京奥运会看不到了,上海世博会也看不到了……然而转念一想,看得到能怎样,看不到又怎样,还不如积极治疗,把精力用在该做的事情上。”
今年78岁的王祖承教授,是一位有过3次重病经历的“斗士”。他生性积极乐观,完全不似一般老年人的思维僵化。王教授能够熟练使用电脑,手机微信更是早早上手,对流行事物的接受度让年轻人都觉惊讶。
在广大患者和家属眼中,王祖承教授既是医学泰斗也是一位亲和的长者;而在安宁医院看来,几年来多次莅临指导的教授,更像一根“定海神针”,牢牢定住了患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