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安宁医院·故事汇③
原生家庭的伤痛,可能需要用一生来默默舔舐。——题记
她,一头披肩长发,身材苗条,脸上永远带着笑容,时深时浅,两只眼睛弯弯的。清纯少女,就是这个样子吧。
小丽(化名)只有18岁,是一名大一女生,目前在山东某高校就读。她的言谈思路清晰,举止彬彬有礼,完全看不出有着精神问题。
在和赵贵芳教授的谈话中,也娓娓道来,表达流畅。只是,在谈到自己的家庭时,小丽变得有些激动,不时称“那个男人……”
那个男的,是她的父亲。
十年前,小丽的父母离婚了。对于当时只有七八岁的她来说,完全弄不懂父母离婚的理由。她只记得,父母经常吵架,要不大吵一场,要不好几天不说话,本来开朗的小丽开始变得郁郁寡欢。
有一次,在父母吵架时,小丽一直被压抑的情绪突然爆发了,她大哭起来,而后又突然止住了哭声,因为她似乎忽然明白了,自己的家庭不存在了。
家是随着“那个男人”消失的。通过妈妈的讲述和自己的观察,小丽明白了,父亲爱上了别的女人,和母亲离婚后,房子成了父亲的了,而自己开始了和母亲的租房生活。
母亲只有自己了,自己也只有母亲了。从此,如果避不开父亲这个话题,小丽都用“那个男人”来指代。
母亲辛苦操持起了这个家,为了小丽,也一直没有重新组合家庭,没白没黑的工作,自己开店赚钱,供小丽上学。
小丽学习努力,成绩也很争气,但她的性格却不知不觉间发生了改变,经常发脾气。上高中时,有一次,一名倾慕小丽的男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手摸了一下小丽的头发。一股无名火爆发,小丽心生愤恨,用签字笔在男生的桌子上写满了字,其中不少是咒骂的语言。
班主任找小丽谈话,发现了小丽性格的变化,找到了小丽的母亲。母亲带小丽去精神专科医院看了一下,没什么大碍,小丽又回到了课堂。从此,男生们都对小丽敬而远之,甚至有男生给她起外号“灭绝师太”。
终于,小丽高中毕业了。本来小丽想报考外地一所心仪的大学,但母亲舍不得她离开太远,就逼着她报考了山东的高校。虽然心里一百个不情愿,但想到含辛茹苦的母亲,小丽听从了母亲的意愿。
进了大学,原来对爱情极度反感的小丽,在看到大学校园里不少情侣恩爱的场面后,受到了触动,似乎看到了自己童年时和父母在一起快乐的日子。她开始渴望爱情。
她看男同学的目光变了,她喜欢上了一个学长。后来她鼓起勇气,向学长表白了。但学长拒绝了她。学长的心中另有其人?还是自己不够优秀?小丽陷入了苦恼。后来,她发现,学长竟然性取向有问题!
心里悄悄萌发的爱情的小芽,瞬间被摧毁了,小丽无法接受,晚上经常失眠,精神时而萎靡,时而亢奋。学校和小丽的母亲商量后,把她送到了青岛安宁心理医院……
【启示录】
“受到单亲的刺激,要么不想谈恋爱,要么想赶紧找男朋友”。
在分析小丽的病情时,专家如是说,小丽有轻躁狂现象,如果不及时医治,可能会发展成抑郁症。
近年来,在很多电视剧中,都表现了原生家庭父母关系不和,对孩子造成巨大的伤害。青年作家张怡微在一本小说中写道,“有段日子我非常爱他(即生父),非常想念他……有段日子我又希望能将他的血液从我的身体中彻底析出,向往这种割裂的科技,并愿意为之倾家荡产。”
在小丽的心中,父亲也成了“他”“那个男人”。“那个男人”却再也无法成为父亲,家庭的天平永远失衡了。默默地祝愿,小丽精神的天平能够早日平稳,找到维系自己幸福的精神的支柱。